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服饰 > 民族服饰 > 正文

自贸港的年轻人|五指山返乡创业大学生陈孟丽:返乡创业树立自信发扬本土特色文化

发布日期:2022/10/31 12:53:36 浏览:87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伍英姿

“你把设计好的服装设计图打印出来,我给人家送过去。”7月4日,海南布黎布舍服饰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孟丽正在和员工商讨工作。

现场陈列着各式各样黎族服饰、制作精巧的点缀着民族特色的现代服饰、箱包、雨伞等产品。告诉记者,“设计这些服饰会有难度,但是我把我的想法和服饰传承人进行沟通,去呈现出更好的作品。”

黎族服饰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陈孟丽展示带有特色的包包。记者伍英姿摄

陈孟丽今年29岁,从小生活在五指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姑娘。陈孟丽浙江宁波读大学,就读的专业是纺织工艺与贸易,毕业之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选择从事黎族服装行业。“当初父母觉得我所读的专业比较冷门,大学毕业后他们支持我在内地纺织厂等大型企业工作,觉得内地发展空间更大。”陈孟丽说。

2014年,陈孟丽放弃了留在一线工作的机会,返乡创业。刚开始她想从事关于黎锦这个行业,于是她跟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香兰老师学习图腾文化和工艺文化。当时,地区村落之间交通非常不便,刘兰香老师居住的番茅村距离自己家很远,但陈孟丽坚持每天往返10多公里学习技艺。

经过5年地跟师学艺、摸爬滚打,陈孟丽在2017年开了个人工作室,2019年工作室转型成公司。同时采用了“公司 合作社”的经营模式,通过给合作社下订单,织娘根据订单需求量进行织锦;另一边陈孟丽也会跟一些零散的织娘进行合作,她们大多是来自当地的脱贫户,通过织锦这门手艺赚钱养家。

在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刚开始开个人工作室的时候,没有创业资金支持,当时是卖一笔赚一笔,所以工作室成长的速度很缓慢,这是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此外,刚开始跟织娘合作也会遇到困难,因为当地的黎族姑娘讲的是黎话,我沟通起来比较困难。另外一个困难就是学术上的困难,我不是科班出身,从设计到打样,再到制作,其实是一个困难的过程。”陈孟丽说。

一直以来,陈孟丽都非常喜欢的黎族传统文化,她的家人也会在重要的活动和节日上穿上传统的民族服饰。“但是回到五指山以后,我发现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服饰的接受程度还比较低。我一直在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什么不能穿民族服饰走在大街上呢?”陈孟丽带着疑惑上开启了她的设计之旅。

陈孟丽在创业过程中,找到了如何让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方法。她不仅坚持了民族文化的特色,还添加了创新时尚的文化理念。她尝试通过局部采用手工黎锦面料,让服饰更加接地气,也让价格更为合理,普通人也消费得起。“民族创新服饰不仅仅是黎锦元素的应用,还需要在设计和裁剪上下功夫,才能设计出符合当下潮流的款式。”陈孟丽说。

陈孟丽告诉记者,其实她有一个梦想,“是把我们的民族服饰带到巴黎时装周,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会继续研究和传承我们民族文化,努力地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最新民族服饰
  • 高速服务区凭啥能评上3A景区?凭这里有座“天空之桥03-28

    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竟然能评上国家3A级景区,凭什么?凭这里能看到天空之桥——平塘大桥。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的天空之桥服务区是平塘大桥的最佳观赏……

  •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03-28

    来源时间为:2022-12-21??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任然/乐丁发自重庆12月19日,重庆市秀山县第十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期间,秀山妇联推出“数字人”——……

  • 乐享云南丨非遗03-27

    来源时间为:2022-10-21本周带大家走进“乐享云南·非遗”板块本期主题——省级非遗项目:纳西族服饰行走在丽江古城,随处可见身着民族服装的纳西族老人。以“披……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